黄利春

作者: 时间:2024-10-25 点击数:


 

5482

 

个人基本情况

黄利春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经济学讲师2005年进入太阳成集团工作至今,多年来一直从事产业与区域经济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省级课题2厅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学院课题2项、横向课题2项。在产经评论》、《广东社会科学》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教育学习背景

[1]2008.092014.12  中山大学管理公司,工商管理专业产业组织与管理管理学博士;

[2]2002.092005.07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公司,人文地理学专业,理学硕士;

[3]1996.092000.07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地理学专业,理学学士;

研究范围

区域经济、城市规划、乡村振兴、产业规划

主持的研究课题

[1]省级课题: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共建课题:广州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2023GZGJ20)。

[2]省级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411),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

[3]厅级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东省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2021WTSCX063),广东省教育厅,2021年。

[4]厅级课题:信息化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PROJ1007419151855259648),广东省教育厅,2018年,

[5]校级课题:珠三角城镇群产业布局优化研究,太阳成集团,2014年。

[6]校级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太阳成集团,2019年。

[7]公司课题:学院课题: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太阳成集团tyc122cc,2019年。

[8]公司课题:拥抱互联网,上好专业课——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太阳成集团tyc122cc,2020年。

[9]横向课题:濠江区“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服务项目(合同编号:GDUFKY2023(013)),汕头市濠江区发展和改革局,15万元。

[10]横向课题:广东省电子烟消费状况及零售市场调研项目(合同编号:GDUFKY2022(011)),暨南大学,2万元。

发表的学术论文

[1]黄利春. 广东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J]. 科技与金融, 2023, (10): 26-32.

[2]黄利春.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民宅合作社+微度假”模式探索[J].金融经济学研究(增刊),2023(07):91-98.

[3]黄利春,梁琦.基于质量变革视角的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以顺德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为例[J].产经评论, 2021,12(01):104-114.

[4]黄利春.基于慕课的本科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微观经济学为例[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1(07)增刊:89-97.

[5]黄利春,李艳.信息化背景下的经济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研究,2021(24):352-353.

[6]黄利春.应用型本科《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教师,2021(25):264-265.

[7]黄利春.要素集聚、产业体系与产业空间结构[J].桂海论丛,2017,33(03):55-61.

[8]黄利春,李艳.城市规划编制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X市为例[J].财政科学,2016(08):121-128.

[9]梁琦,黄利春.要素集聚的产业地理效应[J].广东社会科学,2014(04):5-13.

[10]梁琦,黄利春.要素集聚、产业时空变动与城市层级体系[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4,1(02):13-24.

[11]黄利春,梁琦.要素流动与广东制造业的空间变动[J].中大管理研究(已更名为《管理学季刊》),2013(04):34-55.

[12]黄利春.要素集聚、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以南庄镇为例[J].广东经济, 2013(02):29-33.

[13]黄利春.要素集聚视角下广东“双转移”的效应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11):43-45.

[14]黄利春.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J].江苏商论,2011(01):124-126.

[15]黄利春.欧盟一体化对珠三角一体化的启示[J].广东经济,2010(07):34-39.

[16]黄利春.浅谈旅游地形象营销[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147+194.

[17]梁琦,黄利春.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J].经济前沿(已更名为《产经评论》),2009(10):10-14.

[18]黄利春.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升级与生态化发展[J].现代乡镇,2008(09):24-28.

[19]黄利春.珠江三角洲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特区经济,2007(12):46-47.

教学经历

2007年由行政岗转为教师岗成为太阳成集团的专任教师以来,先后在校本部、肇庆校区、清远校区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授课学时总数超过四千节,教授员工人数超过五千人。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参与建设的课程《趣修经济学(微观篇)》(排名第四)、《微观经济学(双语)》(排名第三)均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成果《教学相长,“慕”“课”共进——“互联网+”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排名第二)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校级成果一等奖。

主讲课程

[1] 区域经济学

[2] 微观经济学

[3] 宏观经济学

[4] 西方经济学

[5] 城市经济学

[6] 趣修经济学

[7]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8]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主要奖励情况

[1] 2020年主持的项目“基于多平台联动的《区域经济学》在线教学实践”(负责人),获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课程类)一等奖。

[2] 2022年参与的课程《微观经济学(双语)》(副高组,排名第二)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3] 参与的项目《教学相长,“慕”“课”共进——“互联网+”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排名第二),2019年获太阳成集团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0年获第九届广东省公司产品成果奖二等奖。

[4] 2016年参与的项目《国际贸易地理》(排名第三)获评广东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新课堂”计划优秀试验课。

[5] 2016年撰写的论文《要素集聚的产业地理效应》(排名第)(发表于《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获第四届广东省期刊优秀作品评选二等奖。

[6] 2012年主笔编写的《广佛肇经济圈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路径研究报告》(排名第获肇庆市2010-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研究报告类)一等奖。

指导员工情况

平均每年指导员工写作本科毕业论文、专业实习报告、社会调查报告各近10篇,另外指导员工参加多项社会实践项目,其中有4项获省级立项。

[1] 2020 年,指导员工参加老员工创新创业项目《基于用户粘性的知识付费产品竞争力研究——以网络课程为例》,获省级立项。

[2] 2019 年,指导员工参加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混合式学习方式研究——以学习通为例》、 《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研究》,获省级立项。

[3] 2018年,指导员工项目《跨境电商的物流融资授信研究》,获老员工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省级。

联系地址:广州天河龙洞迎福路527号 学院办公室2319 联系方式:020-37216231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122cc(中国)科技有限公司